女籃慘敗!張子宇缺席,宮魯鳴賽后采訪看清2個事實,李夢難替代
前言
中國女籃4連勝的良好勢頭瞬間戛然而止!
7月6日晚,面對并非一線陣容的澳大利亞隊,中國女籃卻以13分的巨大差距慘敗收場。
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要知道,此前她們剛剛輕松擊敗了波黑、日本等多支球隊,狀態正值巔峰。
可是當真正的考驗來臨時,一切都變了模樣,宮魯鳴賽后的凝重表情說明了一切,這位經驗豐富的教練從這場失利中看清了兩個殘酷的事實。
最讓人深思的是,網友們紛紛呼吁李夢回歸,認為她的缺席是慘敗的根本原因。
那么李夢到底有著怎樣不可替代的價值?這場失利究竟暴露了中國女籃哪些深層次問題?
女籃4連勝之后慘敗
7月6日晚上,海口五源河體育館的燈光格外刺眼,當終場哨聲響起,電子屏幕上顯示的63-76的時候,不少球員都有些失望。
畢竟中國女籃輸了,而且輸得不輕——整整13分的差距,讓此前的4連勝瞬間黯然失色。
這場比賽的失利來得有些突然,要知道中國女籃在此前的熱身賽中表現相當不錯,面對波黑、日本等隊伍都能輕松拿下。
可是當澳大利亞女籃出現在對面時,一切都變了樣,說實話看到這個結果確實有點意外,雖然現在澳大利亞的實力很強,現在是亞洲排名前二。
但這次澳大利亞隊這次派出的并不是奧運會的一線陣容,更多是年輕球員擔綱主力。
宮魯鳴在賽后接受采訪時的表情格外凝重,這位經驗豐富的教練沒有找任何借口,而是直接點出了球隊暴露的問題。
從他的話語中可以聽出,這場比賽讓他看清了兩個讓人不得不正視的事實。
第一個事實相當殘酷,世界級對抗強度下,中國女籃的進攻的技術動作出現了明顯變形。
平時訓練中看起來嫻熟的配合,在澳大利亞隊強硬的身體對抗面前顯得磕磕絆絆。
楊舒予8投1中的尷尬數據,翟若云12分鐘只拿到3分的低效表現,都在說明一個問題——當對抗強度上升到世界級水準時,球員們的基本功底還需要進一步夯實。
與此同時這種技術變形不是個別現象,賈賽琪7分鐘內兩次出手全部偏出,一分未得的表現更是讓人擔憂。
要知道這些球員在面對亞洲對手時都是能夠穩定輸出的得分點,可一旦遇到身體更強壯、速度更快的歐美球員,技術動作的穩定性就大打折扣。
還有一個事實同樣值得深思,現有陣容在高壓環境下表現出了不成熟。
籃板球36比28的劣勢,罰球次數23比12的差距,這些數字背后反映的是整體實力的不足。
更要命的是,中國女籃12次罰球只進了7個,而澳大利亞隊23次罰球命中17個,這種基本功的差距在關鍵時刻往往能決定比賽走向。
韓旭拿到15分9籃板的數據看起來不錯,但前場籃板只有1個的現實說明了問題——即使她能在防守端給對手制造麻煩,但在進攻籃板的爭奪上依然處于劣勢。
這種情況下,球隊很難獲得二次進攻的機會,每一次出手都顯得珍貴。
當澳大利亞隊加強防守強度時,中國女籃的進攻明顯變得滯澀,球隊在面對高強度防守時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
很多回合都是在外線不斷傳導,最后時間不夠只能倉促出手,自然命中率直線下滑。
就像是宮魯鳴賽后提到球隊“慌慌張張”,這個形容相當精準,說白了就是球員們還沒有適應這種級別的對抗強度。
亞洲賽場和世界賽場確實是兩個概念,技術水平、身體對抗、比賽節奏都有質的差別。
不僅如此,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張子宇的缺席對這場比賽的影響比想象中更大。
這位身高2米11的內線前幾場的消耗很大,而教練表示不希望她進行這種長期的身體對抗,處于一些考慮,因此決定這場比賽沒讓其上場。
同時宮魯鳴表示,這件事情要慢慢來,不著急,從這個回應上來看,張子宇的身體應該是沒有大問題的。
但張子宇的缺席直接導致中國女籃的內線攻防體系出現了嚴重失衡失去了這個高度優勢,球隊在籃下的統治力明顯下降。
韓旭雖然身高同樣出色,但她更多承擔的是技術型中鋒的角色。
更關鍵的是,張子宇的缺席讓球隊失去了一個穩定的內線得分點,平時比賽中張子宇在籃下的存在感能夠吸引對手的防守注意力,為外線創造更多機會。
沒有了這個威脅點,澳大利亞隊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擴大防守范圍,壓縮中國女籃的外線空間。
但更讓人擔心的是李夢的缺席,雖然李夢因為個人原因暫時離開了國家隊,但這場比賽的失利讓她的價值再次得到了凸顯。
作為球隊的核心得分手和關鍵時刻的定海神針,李夢的缺席造成了蝴蝶效應般的連鎖反應。
隨著這場比賽的慘敗,李夢再次來到風口浪尖。
網友質疑聲四起,李夢“難替代”價值重新審視
比賽結束后,社交媒體瞬間炸鍋,憤怒的球迷們紛紛在各大平臺發聲,質疑聲此起彼伏。
“支持李夢回歸國家隊,沒有李夢根本打不過澳大利亞!”
更激烈的聲音直指主教練:“如果李夢在,會輸嗎?宮魯鳴這罪人該反省了!”
網友們的憤怒情緒可以理解,畢竟李夢作為中國女籃的王牌球員,她的缺席確實讓這場失利顯得格外刺眼。
很多球迷都記得李夢在關鍵比賽中的神勇表現,那種在最困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能力,正是目前這支球隊最缺乏的。
但網友的憤怒背后,實際上反映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
通過這場失利,李夢在球隊中的多重價值得到了重新審視,從技術層面來說,李夢擁有在關鍵時刻硬解對手防守的能力。
她的突破犀利,投籃穩定,更重要的是敢于在比分膠著時承擔責任,這種“敢打敢拼”的氣質,正是年輕球員們所欠缺的。
看看這場比賽的數據就能明白,中國女籃在關鍵時刻的得分效率極低。
第四節只得到16分,而且大部分都是垃圾時間的得分,真正需要有人站出來得分的時候,沒有一個球員能夠承擔起李夢那樣的責任。
這種差距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心理層面的根本差異。
這場13分的慘敗或許正是重新審視和調整的最佳契機,痛定思痛,找出問題所在,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比簡單地歸咎于某個人的缺席更有意義。
畢竟真正的強隊不應該因為一個人的缺席就失去競爭力,而應該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展現出應有的實力。
北晚在線2025-07-06——63比76不敵澳大利亞女籃 中國女籃遭遇今夏熱身賽首敗
上一篇:廣東男籃鋒線補強,陳家政新賽季確定注冊,場均15分是國青得分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